2024年,「產品本地化」到底有多大必要?

在網購某家電產品時,

發現安裝說明沒有中文時,你會怎樣想?

出國旅遊購物時,

商場沒有中文導購或指示牌,你會怎樣想?

看國外大片時,

字幕神翻譯,觀看體驗差時,你會怎樣想?

中國企業走出去遇到的第一個瓶頸就是語言壁壘,多數企業認為翻譯是簡單的文字轉化,卻忽略了文字是文化的載體,不同文化在文字的表達上有很大差異,國外客戶無法獲得準確信息,自然不會購買產品。

也許你認為價格是客戶購買產品的最大因素,但52.7%的客戶覺得產品上印有母語比價格高低更重要。而除了產品本身需要專業母語翻譯以外,企業獲取客戶的方式還有很多,如:官方網站、視頻廣告、產品說明書、市場手冊、行業展會等等。

因此,你的產品需要全方位的「語言包裝」- 產品本地化。那麽,產品本地化到底有多大必要?而高質量的本地化翻譯對於產品本地化又有多大的幫助呢?可口可樂的「向死亡問好」來告訴你。

可口可樂本地化翻譯烏龍「向死亡問好」

可口可樂的本地化並不是很風順的。從1927年的「蝌蚪啃蠟」到後來的「可口可樂」,從剛進入中國市場的銷路不暢,到如今可口可樂在全球市場上的活躍。可口可樂的本地化之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,我們可以看看2018年的「向死亡問好」大烏龍事件。

根據臺灣媒體引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(CNBC)的報道,此次事件的爭議,主要來源於新西蘭的可口可樂販賣機上,標註的廣告語「Kia ora,mate」。可口可樂本想通過英語與毛利語的結合,來表達「讓毛利人和講英語的新西蘭人一起相處」的意願,卻產生了反效果。

在毛利語裏面,「Kia ora」具有「問候」的意思,而「mate」含有「死亡」之意,但在新西蘭、英國、澳大利亞等地區,「mate」通常指「朋友」或「陌生人」,所以當兩個詞合在一起就變成了「向死亡問好」。

產品本地化的必要/高質量的本地化的重要

「向死亡問好」烏龍出來後引起了當地人的熱議,雖然可口可樂發言人就此事進行澄清,對當地文化並無任何的不尊重,但還是對可口可樂在當地推廣產生了很大的阻力及負面影響。

由此可見高質量的本地化翻譯對於產品本地化是非常重要的。本地化策略對跨國企業爭奪市場、提升市場競爭力很關鍵。

火星翻譯作為全球領先的語言服務供應商,一直秉承以客戶為先,始終堅守高標準、高效率、高質量的原則,致力於為全球各大行業提供行業內一流的本地化服務,包括產品本地化、網站與軟件本地化、視頻本地化、遊戲本地化等,全面滿足客戶國際化語言服務需求,幫助企業更快的融入目標市場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